网盟彩票-网盟彩票
网盟彩票2023-01-31 16:05

当“西方天鹅”遇上“东方杂技”:杂技芭蕾剧《天鹅湖》尽显新式浪漫******

  中新网厦门2月3日电 (杨伏山 谢钰涵)西演·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演绎的新版杂技芭蕾剧《天鹅湖》,3日晚在厦门闽南大戏院精彩上演。

  该剧在原版基础上重新打磨,以人类永恒的爱情为线索贯穿始终,将西方芭蕾的优雅和东方杂技的惊险融为一体,演绎出新式浪漫奇幻感。

  2019年5月,西安演艺集团以原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原成都军区战旗杂技团核心演员为班底,组建西演·西安战士战旗杂技团,团队成员曾荣获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金小丑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等诸多大奖,并参与东亚文化之都交流活动、2020年央视春晚等众多国内外文艺演出活动。

剧照。 闽南大戏院供图剧照。 闽南大戏院供图

  此次演出的杂技芭蕾剧《天鹅湖》就是成就原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辉煌历史的经典作品之一,2004版的《天鹅湖》一度被誉为“杂技界的革命”,一经推出就斩获多项国际国内大奖。

  本次创新性复排不仅是在2004版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再提炼、再升华,更是对优秀中华文化和部队优秀文艺作品的传承与致敬。

  此次新版的杂技芭蕾剧《天鹅湖》将剧情与“大唐长安”等东方场景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人文风情有机融合,囊括了肩上芭蕾、四小青蛙、女子软功、集体球技在内的30多个经典杂技技巧。

  在当晚的演出中,“东方天鹅”在“王子”肩上和头顶进行单足转体180度、头顶踹燕等一系列动作,更有“草帽舞”与“空竹”等描摹中华文化开放包容与兼收并蓄的群体表演,整场演出轮番展示各种高难度技巧,以丰富的杂技语汇创新演绎这部百年经典,将优美、惊险、奇幻集为一体,为鹭岛观众带来完全不同的新奇体验。

  工作人员介绍说,开年闽南大戏院还将上演众多精彩演出,包括《最美时光》赵聪和她的朋友们琵琶专场音乐会、《八季》黄蒙拉和他的朋友们音乐会、中国爱乐十二把大提琴重奏团音乐会、北京现代舞团《三更雨·愿》、“为你歌唱”著名歌唱家戴玉强携金钟奖青年歌唱家音乐会等。(完)

网盟彩票

青岛农业大学:发挥人才优势,服务乡村振兴******

  近日,在青岛绿沃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大棚内,一排排整齐的草莓长势旺盛,红彤彤的果实点缀于绿叶之间。“得益于青岛农业大学姜卓俊教授研发的草莓超早熟栽培技术,我们的草莓上市早、品质好,回头客很多,供不应求。”青岛绿沃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坤均说。

  青岛农业大学姜卓俊教授研发的草莓超早熟栽培技术获得青岛农业企业的一致好评。作为一所“农字号”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充分发挥智力和人才优势,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将创新成果送到田间地头,以科技服务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科技小院加速农业科技落地

  近日,在位于青岛莱西市店埠镇的胡萝卜科技小院的试验田里,科技小院“院长”赵颖和同学们忙得热火朝天:运肥、称重、撒肥……试验田里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

  赵颖是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一名研二学生。去年研究生一入学,她就跟着导师在胡萝卜科技小院里开展研究,致力于胡萝卜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在科技小院里作研究,让我对课题的理解更深入了。在这里,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指导农户科学种田,帮助乡亲们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赵颖说。

  赵颖的导师陈延玲是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以科技小院模式培养出来的第一批研究生。博士毕业后,陈延玲回到本科母校青岛农业大学任职,也将科技小院模式带了回来。2019年7月,在陈延玲的推动下,胡萝卜科技小院在青岛莱西市店埠镇建成,入住小院的青岛农业大学师生针对胡萝卜生产开展科学研究,探索技术服务模式。

  除了日常科研和实验工作,科技小院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针对农户需求进行不同形式的技术普及。“我们通过田间党校、夜间培训等形式,对生产过程中痛点、难点进行技术培训。对于没有时间参加线下培训的农户,我们会通过短视频、科普传单等形式,把技术送到他们手上,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把当地的农民培养成‘土专家’。”陈延玲说。

  近年来,青岛农业大学不断开拓科技小院助农新阵地,派出师生团队驻扎农业生产一线,推广科技服务“小院模式”。青岛农业大学陆续建成了胶州大白菜科技小院、莱西玉米科技小院等,并承担了乐陵小麦玉米科技小院等相关工作。

  青岛农业大学每个科技小院都有专攻的特色农产品项目,因地制宜开展技术示范和指导,服务农民需求,打通了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青岛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引进及创新作物高产高效技术20余项,实现作物平均增产12.8%,增效33.4%,增收20.4%。

  科技特派员为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日前,青岛莱西市沽河街道北张家寨子村农户张许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由于种植的“阳光玫瑰”葡萄卖出了好价钱,2022年他们一家的收入达到60多万元。“多亏了青岛农业大学的‘葡萄专家’传经送宝,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了!”张许山说。

  张许山提到的“葡萄专家”,正是青岛农业大学的科技特派员。去年底,由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韩仲志担任团长,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青岛葡萄产业服务团成立,为葡萄种植提供科技指导服务。

  “专家们经常到葡萄园来,从选种、育苗到结果、采摘,给予我们手把手的指导。”张许山说,在广大果农的心里,青岛农业大学的专家就是大伙儿种植葡萄的“主心骨”,是致富路上的“贴心人”。

  这是青岛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队伍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自国家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青岛农业大学建立起具有较高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特派员队伍。科技特派员们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工作重点,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送去科技指导和服务。

  “学校科技特派员总人数已超过600名,服务区域覆盖山东省全域,辐射至广西、贵州、云南、四川、青海、重庆、内蒙古和甘肃等地。”青岛农业大学校长刘新民介绍,2022年,青岛农业大学实施了科技特派员大会战行动计划,组建了20支科技特派员团队,由“单兵作战”向高水平的“团队作战”转变,由“服务农户技术”向“服务产业需求”转变。

  “学校将继续发挥人才、科研优势,以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打通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创新链条,促进成果转化,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刘新民说。(记者王健高 实习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刘 琨)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网盟彩票地图